4.拱棚
用2厘米至3厘米宽的竹片作支架。竹片长度根据拱高和畦宽而定,一般拱高50厘米至80厘米,竹片数量按畦长计算,每米一个拱架。棚膜通常选择0.08毫米厚的白色棚膜,同时准备好防寒用的草苫子。
常于春末秋初用当年生的枝条进行嫩枝扦插,或于早春用去年生的枝条进行老枝扦插。
扦插基质:就是用来扦插的营养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于条件很难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质,建议使用已经配制好并且消过毒的扦插基质;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冲洗几次。海砂及盐碱地区的河砂不要使用,它们不适合花卉植物的生长。
插穗 :进行嫩枝扦插时,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长旺盛时,选用当年生粗壮枝条作为插穗。把枝条剪下后,选取壮实的部位,剪成5~15公分长的一段,每段要带3个以上的叶节。剪取插穗时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上一个叶节的上方大约1公分处平剪,下面的剪口在**下面的叶节下方大约为0.5公分处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刀要锋利)。进行硬枝扦插时,在早春气温回升后,选取去年的健壮枝条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个节,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插。
扦插后的管理
温度:插穗生根的**适温度为20℃~30℃,低于20℃,插穗生根困难、缓慢;高于30℃,插穗的上、下两个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烂,并且温度越高,腐烂的比例越大。扦插后遇到低温时,保温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来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来;扦插后温度太高温时,降温的措施主要是给插穗遮荫,要遮去阳光的50~80%,同时,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较高喷的次数也较多,阴雨天温度较低温度较大,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
1.扦插时间:由于各地区的落叶时间不同,扦插时间也不一致。一般掌握在秋季正常落叶达到50%以上时就是**扦插时间,一直到土壤封冻为止。
2.种条的选择:要选择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直径3毫米至10毫米的优质一年生健壮的萌条和枝条。
3.插穗的处理:**选木质化程度较高的种条中下部。插穗一般剪成10厘米至12厘米长,上部离芽1厘米处平剪,下部剪成斜面,50个至100个一捆。用生根粉A8T1号50ppm溶液处理10个至12个小时,或用萘乙酸50ppm的溶液处理2小时后,拿出晾干后即可扦插。
4.扦插密度和方法:株行距一般按5厘米×8厘米,每平方米约插200株至300株。扦插时地膜不用揭除,隔着地膜下插,深度为插穗长的3/4。插好后地面要露出1个至2个芽,插完后撒1厘米左右的一层碎土,以利于浇水后使插条与土壤密接。
湿度:扦插后必须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5~85%。插穗生根的基本要求是,在插穗未生根之前,一定要保证插穗鲜嫩能进行光合作用以制造生根物质。但没有生根的插穗是无法吸收足够的水分来维持其体内的水分平衡的,因此,必须通过喷雾来减少插穗的水分蒸发:在有遮荫的条件下,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越高喷的次数越多,阴雨天温度越低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但过度地喷雾,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烂,因为很多种类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 光照:扦插繁殖离不开阳光的照射,因为插穗还要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和生根的物质来供给其生根的需要。但是,光照越强,则插穗体内的温度越高,插穗的蒸腾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须把阳光遮掉50~80%,待根系长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网:晴天时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网,第二天上午9:00前盖上遮光网。
【如果您还没有关注“公司名称”手机网站】